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球洞簡介

第1洞

Par 4 / 468 碼/ 428 米

這個可能是高爾夫球錦標賽上難度最高的開球洞之一。平日粉嶺會員打球是個標準五桿洞,「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則是個長標準四桿洞。發球事關重大。球道由左至右傾斜,很多球手選用三號木發球,必須避過左邊多年來殺人如麻的沙坑。第二桿也有難度。除非發球落點正中球道右方,不然直攻果嶺必須飛越全包左邊球道的樹林。果嶺前右的水障礙當它透明也可,但果嶺旁的沙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任何球員公開比賽第一洞便打帕定是好開始。

第2洞

Par 3 / 149 碼 / 136 米

這是個有趣的標準三桿洞,只看表面很容易被它騙倒。升起的果嶺長且頗窄,發球一旦偏右或短了,就算不跌落沙坑第二桿切起來也要大費周章。職業球員通常選用8或9鐵,球發得好的話應有大好機會擒鳥,但賽會一般喜歡把旗桿插在隱蔽處。奉勸球手每次都應瞄準果嶺中央,追旗一族只會自找麻煩

第3洞

Par 5 / 551 碼/ 504 米

這是全場只得兩個標準五桿洞的第一個,大好機會打到低標準桿進入紅字成績。站在升高了的發球台上(可望到上水的高樓大廈),很多球員選用一枝鐵桿或三號木發球,當正是一個三桿上果嶺的洞來打。用一號木發球的進取球員不難有機會兩桿上果嶺,但第二桿不一定保證好打。果嶺斜向對著球手,左邊
的水塘絕非開玩笑,球員一定需要夠勇氣才敢用球道木或長鐵把球轉落果嶺前右方。這一定不是個輕鬆的推桿(gimme),但這洞肯定讓球手嘗到甜頭。

這洞亦是場內最佳觀景點之一。觀眾大可站在果嶺後方,同時可以看到第十八洞果嶺及第四洞發球的戰況。

第4洞

Par 4 / 288 碼/ 263 米

這是個看不穿的短標準四桿「障視」(從發球台上看不到旗桿)洞,基本上可用一號木發球,如果當天球道是軟的話;不然,遇到硬且快的球道,瑞銀香港公開賽比賽期間大多如此,用一號或三號木發球會帶一定危險性和麻煩,所以絕大多數球手選擇保險一點,第一桿用5鐵或6鐵,先把球送到球道沙坑前安全地帶,再切一桿上果嶺。

果嶺設計得很精明,很長但窄,而且還把果嶺旁的三個沙坑的威脅性計算入內。然而,長果嶺加上球手短鐵技巧得宜,如球員在這洞四天比賽中也拿不到最少兩隻小鳥理應失望。

第5洞

Par 3 / 192 碼/ 176 米

第五洞也許是全場短洞中最精彩的一個,但肯定亦是最難的。大多數球手選用5號或6號鐵越過低谷飛上升高了的果嶺。打過去的距離不是問題,這洞的難題出在果嶺範圍很小和其硬度。小小的果嶺分上下兩層,當旗桿插在下層前方時,把球落在小鳥射程內非常考功夫。如果發球上不到果嶺,就不得不面對非常吃力的一切一推,特別是不要忘記果嶺前右方還有兩個全場最深的沙坑。

第6洞

Par 4 / 436 碼 / 399 米

這是個漂亮的背山標準四桿洞。看著球道前邊一個和左右兩邊的沙坑,多少也知道發球落點的理想範圍,當然重炮手可以隨風把球送得更遠。其實真正考驗球手的是看他們怎樣攻果嶺,因為果嶺窄而且有點升高。錯失果嶺將要面對高難度切球。還有另一個外在因素:就是我們是站在全場最高點之一,這裡的旋疾風可會令我們選桿時優柔寡斷。我個人至愛是最傳統的6號鐵。

第7洞

Par 4 / 380 碼 / 348 米

瑞銀香港公開賽首次稱這第七洞為「阿聯酋A380洞」,以示慶祝其機隊中的「空中巨無霸」一飛沖天。此洞設有額外獎品,獎勵打得優異成績的職業球手。這洞全被「百千層」橡樹包圍,發球和攻果嶺時視覺效果甚佳。球道夠闊,很多球員愛用長鐵或合金桿發球,無懼多個球道沙坑和往前的溝渠。就算在球道上揮第二桿,球手一定知道要打短些,因為這是全場最快落斜的果嶺之一。不要理會這洞距離是長是短,在第七洞打個帕從來不見得是件壞事。

第8洞

Par 3 / 188 碼 / 172 米

看看統計數字便知道,這洞像第五洞,也是一個令人非常滿意的標準三桿洞。 特徵是一個相當長和窄的果嶺,能一桿上果嶺是值得高興的;不然,錯失了機會要一切一推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然而,上不到果嶺的原因大多是打短了,雖然在這裡用短些桿經常可以借助果嶺前的斜坡,讓球乖巧地溜前,但太短的話,切上果嶺一定要懂點訣竅。在這洞打到小鳥可當是種額外獎勵。

第9洞

Par 4 / 493 碼/ 451 米

第九洞一直是全場難度最高的一個左狗腿洞。很多球員用三號木發球,目的好讓避開好幾個久候著你的球道沙坑。然而,打第二桿時要求距離便遠了,之後還要攻上又窄又不歡迎你的果嶺更加大難度。如改用一號木發球,一有不慎,便非要在球道兩旁樹叢或沙坑中救球不可。

平日粉嶺會員打球時這是個標準五桿洞,這種洞隨時糟蹋一輪大好成績。能夠四天都在這第九洞打帕的球員,成績必達平均水平之上。

第10洞

Par 4 / 367 碼/ 336 米

踏進後九,第一個是很短的標準四桿洞,迎接你的是一條對你毫無保留的球道。這長長的球道,定會令球手在這歸途上興起打小鳥念頭;但不可不知,多少球員離奇地就在保衛著果嶺前的溝渠,陰「溝」翻船,望門興嘆不已。

這正好證明這個在複合球場中的第十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雖然只有367碼,表面看來非常容易打,若球員一放下警覺性隨時自食其果。

第11洞

Par 4 / 466 碼 / 426 米

第十一洞是直接簡單的標準四桿洞,亦是全場最合適讓你全力發球洞之一。但球必須落到球道中央,不然,從長草區打出來的球在這長達一百呎、全場最長的果嶺上也停不住。

球道兩旁皆OB,嚴懲左右飄忽發球手。同時,打這洞時大多順風,球道亦闊敞,對重炮手有利。這洞曾於「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中被列為第七難度最高的一洞。

第12洞

Par 3 / 144 碼 / 132 米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最近才採用這第十二洞。這洞的特點是它的一個小果嶺,前面被一水塘攔著,右面小小的一個壺形深沙坑,亦可致命。

球員多數只帶著短桿和9鐵上發球台,看著這小果嶺,一陣粉嶺旋風吹來,定必躑躅不安,費煞思量。

在2008年,這洞對英國球員Simon Griffiths卻起不到阻嚇作用。這位亞巡賽中堅份子,在第一輪一發球便把球送上果嶺,跳了兩跳便彈進洞內。獎品是一公斤純金磚一塊,由瑞士銀行送出,價值二萬四千美元。

第13洞

Par 5 / 529 碼 /484 米

這是全場只得兩個標準五桿洞中的第二個,而且是職業球員寄以厚望,在此擒鳥。絕大多數球手更趁這洞闊敞的球道和碼數比較短,有利他們擒鷹,當然,他們首先要避開那些球道沙坑。

全部球手也希望在此洞嘗到甜頭。這裡和第十七洞共用的連體果嶺上,料可見到很多長推桿在此上演。無論如何,未能在記分卡填上4字的球手一定會十分失望。有理由相信,這是全場最易打的洞。

第14洞

Par 4 / 395 碼 / 361 米

第十四洞是一個精彩的標準四桿洞,逼球手不得不發個稍稍左曲球。而球手大多用上現代科技製造出來的球桿,發球愈來愈遠,已可視設在約240碼附近的球道沙坑為無物,但第二個沙坑放在升高了的小果
嶺前,那便得要求準繩度和球員敏銳的手感。再有一個又大又深的沙坑和左邊大片長草叢,一前一後包圍著果嶺,加添一切一推的難度。

然而,儘管如此,能開得一記好球的大多數職業球員,在此洞應可取得低標準桿成績。

第15洞

Par 4 / 426 碼 / 390 米

毋庸置疑,這是全場最佳、亦這最美麗之一洞。在260至280碼處,一條長長溝渠斜斜地劃破球道,令很多球手可不考慮一下選用球道木或合金桿發球。最佳落點當些是在右方,那末,第二桿上果嶺時的距離便短些。

第二桿總是很難判斷,果嶺雖然又平且頗大,但果嶺是升高的,要控制到距離,亦頗費思良。

雖然粉嶺球會會員在這洞打帕大多已心滿意足,但許多職業球手離果嶺時總會有一個標準桿落袋。

第16洞

Par 4 / 411 碼/ 376 米

在這一個右狗腿下坡洞,站在發球台上看不見果嶺,一大片樹木和灌木林遮蓋著前邊的球道,根本上你能看得見的不多,初次參加「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的球員要找出正確的開球線,多是苦無頭緒。

最理想是打一個高右曲球,盡可能貼著右邊的樹木落地。成功的話,球是應該順勢下坡滾到一塊其實是很廣闊的空地上著陸,然後用切桿或9鐵便可上果嶺了。千萬不要向左發球,那裡的長草是全場最密的。同樣地,太右你亦會被更多大樹居中擋撓。

在這從後向前傾斜的果嶺上,旗桿通常插在後右和後左最棘手的位置上。在這洞打小鳥大多是球洞放在果嶺前端時才能做到。

第17洞

Par 4 / 406 碼 / 371 米

這第十七洞球道對球手極之寬宏,但球員卻不能全程發球,因為在球道290碼處橫躺著一水溝。

第二桿雖然不須打得太遠,但因為果嶺是升高了,球員看到旗桿也判斷不到球洞正確所在碼數,選桿時費煞思量。

果嶺面積特大,因為這是和第十三洞共用的連體果嶺,在亞洲球場 十分少見。應注意的是,果嶺上暗藏著不少難以捉摸的破折位,旗桿 亦有很多不同位置插法。

這洞距離不遠,加上果嶺闊大著陸容易,職業球手應可在此再下一城,邁向遐邇聞名的粉嶺第十八洞發。

第18洞

Par 4 / 410 碼 / 375 米

真是無話可說,這洞也許稱得上是世界高爾夫比賽中最完美的結局洞之一。多年來,在「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上演過的無數次戲劇性結局,大可說明一切。

星期天,還要把握最後機會拚命博勝的球員踏上此發球台時,難免有點心慌腳軟,因為一有差池,球飛左或飛右,便要多打一桿先把球放回球道;除非你是林文堂或是麥爾萊,在2008年加洞賽時他們在此直攻果嶺,逃出新天,到今天還是令人難以置信,非筆墨可以形容的。

如果發球能落正這窄窄球道上,請勿過早開心,還未打完呢,因為要看看第二桿能不能飛越水塘,落到這個被前面、後方及右邊沙坑嚴謹守衛著的果嶺上。

最引人入勝的結局,永遠是在第十八洞看台附近上演,各位觀眾切要覓個理想觀看位置,不要錯過這裡精彩刺激的每一刻。

HONG KONG OPEN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MEDIA RELATED ENQUIRIES: [email protected]

Any opinions or recommendations expressed in this material or in any activities organised under this event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r the Hong Kong Tourism Board